《中国道教美术史》(第一卷)出版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03-27

文/朱亮亮 吴燕武

2003年,李松(笔名李凇)教授申请到全国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道教美术史”。一剑磨十年,2013年春,厚重的《中国道教美术史》(第一卷)在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书中,对先秦至隋代的道教美术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考据和研究,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
先秦至隋:道教美术兴起
《中国道教美术史》在总体上采用的是以时间为经,以材料为纬,以具体作品及个案为中心的写作方式。第一卷涵盖了先秦至隋朝的道教美术,将道教美术放到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去考察,融资料性和学术性于一体。李松认为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长生不死、升仙驱鬼等观念催生了道教思想的精神元素,他将这一阶段称为“前道教美术”时期。在《中国道教美术史》第一卷中,他用一章四节来阐述“前道教美术”时期: “从楚墓文物看人与鬼神共居的世界”一节中,以两湖地区的马王堆帛画及羽人雕像等为研究对象,这些视觉图像很好地传达了楚文化中天、地、神、人的精神世界,反映了楚人的生死观;“汉晋铜镜:从羽人到众神现容”一节,作者对汉代铜镜的图像形式及其主题进行了大致分类和讨论:仙禽瑞兽、羽人、西王母等装饰主题反映了汉代的普遍信仰和精神世界,九子镜等主题与使用人群(贵族妇女)现实的心理期待有关,重列式神像镜等与国家意识密切相关;第三节是汉代老子图像的考论;第四节着重讨论中原北方汉代墓葬出土的壁画,按照图像系统分三类:方相士、武士等为墓主驱鬼的显示武力的图像,天象及圣贤等为墓室突破时空局限而上通天界的图像,西王母等召唤墓主灵魂升入永恒之仙境的图像。此外,与西王母相配的东王公图像出现,以及太一、老子等神像系统的出现,天(上天)、圣(贤)、神(仙)相互交融,由此构成了道教美术的基础。
南北朝至隋代的道教美术,体现了与佛教的“借鉴与互动”,在这一章中作者主要梳理和讨论了南北朝至隋代的道教石刻。通过讨论北魏的53例石刻个案,认为这是中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道教造像,它们与佛教造像在形式和功能上等同;西魏时期出现了道教石窟,道教造像由关中扩展到黄河中游的山西乃至四川,并开始与佛像拉开距离,出现了三足凭几,这一时期是道教造像的“大统时代”;北周和北齐是道教造像有限扩展的时期,此时的道像范围东进扩大到洛阳,南至四川成都,佛道混合的趋势比北魏更加强化,造像风格也一改北魏后期的清瘦而趋于健壮饱满,样式也更为丰富,出现道教立像;隋朝时,天尊像渐多,改变了老君像一统天下的局面,此时的道教造像渐趋独立,单独的小造像增加,佛道混合造像减少,造像范围以关中为中心扩展到黄河中下游的山西、山东乃至四川。
道教美术研究:奔波与沉思
李松教授曾用“圣像下的奔波与沉思”形容自己的宗教美术研究生涯。《中国道教美术史》的撰写过程也正是“奔波”与“沉思”的结晶。为了追求材料解读和研究的准确,他坚持亲自实地取材,“只要有条件一定要去看,书中90%以上的材料我都看了实物”。除非因版权保护需要而由博物馆方面提供图片,绝大部分插图都是他亲自拍摄或手绘。在处理已经为学界所熟知的材料时,他也没有全盘拿来,而是重新细读,审校原始材料,审思现有结论。他还经常在碑体的背面和侧面找到有价值的发现,将作品中相互关联的完整信息“一网打尽”。书中披露了大量以往未进入研究视野的新材料,既包括美国芝加哥费尔德自然史博物馆库房中的石雕造像,也包括在巴山秦地偏僻山村中的古墓壁画。李松教授不拘泥于博物馆藏品和可以进行实地考察的遗址、造像群,他对一切线索都仔细追索,锲而不舍,还从私人收藏家那里发现了久觅不见的拓片,通过研究可以推断,这很可能是已知最早纪年的道像。
李松教授反对没有加入个人研究和创新的美术史写作。在本书的多个个案研究中,他对既往研究进行罗列对比,并在其基础上提出自己在方法论上的创新,由“沉思”而建树。江苏省连云港市孔望山摩崖造像是目前争议最多的早期造像材料,清代以降一直是美术史讨论的焦点。在本书中,他将清嘉庆年间直至2010年学术界对此造像内容的判定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孔望山汉装“三大像”的独特见解。这种坚持独立思考、遵循美术史研究的独特规律对图像进行解读的案例在全书屡见不鲜。
美术史:不是关于美的历史
在本书中,可以看到很多凝结了先民瑰奇想象的帛画或展现了古代工匠精湛技艺的石雕。但道教美术史研究,更多地是将这些艺术品视为与道教有关的人工视觉材料,以这些实物材料为核心,从考古学的角度出发,寻找材料、鉴别材料、归纳材料,从宗教学、思想史、社会史、民俗学的角度理解材料,从美术史的角度建构和解读材料。李松在前言中就指出,“美术史”不是关于“美”(的技术)的历史,“道教美术史”也不是在“道教”中寻找“美”的历史。对于美术史,李松的定位是从人工创造物中去“探索未知”。
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进步,道教美术的材料正在成倍的增加,令人目不暇接,新观念和新方法也层出不穷,李松教授希望能够尽可能准确、清晰地把握这些材料及其间的联系,在呈现一部独特的道教美术史的同时,理解生生不息的道教文明,探究至今“以不同方式依然存活在我们现代生活中的隐性成分”。他也期待能够通过这部专著,推动道教美术的学科建构,并与其他学科建立起有效的沟通。
 
(作者单位为北京大学)